• 公路車爬坡實用技巧全指南
    Ride with TRIGON
    Dec 13, 2022

    公路車爬坡實用技巧全指南

    掌握正確爬坡技術,騎得更快、更輕鬆 公路車爬坡是每一位自行車騎士都會面對的一大挑戰。無論你是經驗豐富的車手、剛開始進行體能訓練,或僅是日常通勤者,選擇適合爬坡的車款並搭配正確的騎乘技巧,是成功攻頂的關鍵。 本篇文章將系統性解答公路車爬坡的常見問題,包括: 哪一款公路爬坡車最適合你? 騎乘時的正確身體姿勢為何? 要如何踩踏與換檔? 上坡時該怎麼煞車才安全? 有哪些方式能讓你更好地準備身體迎戰坡道? 戴上安全帽、穿好卡鞋,跟我們一起出發吧! 選對車,是成功的一半|TRIGON HC01 為山而生 理論上,任何自行車都能爬坡;但若想騎得更快、更穩、更舒服,選擇一台專為爬坡設計的車款會是明智之舉。TRIGON HC 系列便是為「爬坡」這件事而生。 HC 系列從零開始設計,歷經多年研發與改良,最終成為世界頂尖爬坡比賽常見的得獎武器。幾何設定、碳纖維鋪層、剛性與重量比例配置,皆針對爬坡需求打造,讓你無論是高山長坡還是陡斜激戰,都能全力發揮。 HC01 採用氣動優化管型與隱藏式線管佈局,在降低風阻的同時仍保有絕佳踩踏剛性。我們嚴選市面上最高模數的 TORAY 碳纖維,打造一體式剛性傳導結構。實測數據顯示: BB 中軸剛性比 RC 系列提升 8.49% 後下叉剛性提升 7.83% 同時車架重量下降 8.4% 這一切都證明:TRIGON HC01 是一台不折不扣的爬坡戰機。   公路車爬坡技巧 上坡不只是腿力挑戰,更是技術與策略的綜合運用。以下從五大面向解析爬坡技巧: 1. 體位與姿勢調整 與平路相比,上坡時需格外重視身體姿勢。以下是準備出發前需檢查的重點: 輪胎氣壓是否充足 路線是否有封閉或改道 心態是否準備好(可將長距離心裡切割成幾段) 保持良好心態能讓你專注於當下路段,而非「我要爬一整座山」的心理壓力。   控制節奏 無論是比賽還是訓練,一開始太快只會導致體能過早透支。避免在爬坡初段就陷入無氧狀態,可採以下方式: 使用心率錶控管強度 配戴功率計維持穩定輸出 切勿全力衝刺,應保留體力應對坡尾關鍵段落 適當補充無氧訓練有助提升疲勞耐受力,但在實戰中仍應以保守節奏為主。 站騎與坐騎的時機選擇   對初學者而言,坐姿踩踏是較穩定且效率高的方式。坐在鞍座後段能發揮大腿與臀部力量,也較易維持有氧區間。 站騎則可短時間輸出較高瓦數,但也容易進入無氧狀態。建議: 站騎時採低轉速 坐騎時採高轉速 隨著經驗累積,你將能更靈活判斷什麼時候該站、什麼時候該坐,進而提升總體表現。   上半身控制   輕量化車架與大飛輪雖有助於對抗重力,但若上半身用力過度,反而浪費寶貴能量。正確技巧包括: 握把勿過度用力 肩膀放鬆、背部挺直 採「休息把位」,保持肋骨開展 手肘微彎,有助提升氧氣攝取效率 這樣的姿勢也有助減少橫膈膜壓迫,讓呼吸更順暢。 踩踏節奏 一般建議初學者維持 65–80rpm,進階車手則可提升至 90–95rpm。請持續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,選擇最穩定的輸出頻率。 同時需留意膝蓋與臀部的位置,保持力線筆直,避免長期錯誤姿勢造成傷害。 下坡技巧  上坡終將結束,而接下來的下坡,絕對不是「放鬆滑行」這麼簡單。 儘管肌肉負擔較小,但風阻、車速、煞車反應與路面狀況,都讓下坡成為技術與專注力並重的挑戰。 建議技巧: 保持坐姿,提升穩定性 減少踩踏,節省體力 提前觀察地形與轉彎,提早換檔 控制車速,勿冒進 熟練下坡能讓你在爬坡後享受更大的成就感。 持之以恆的訓練才是真正關鍵 你現在已具備完整的理論知識,但真正的技巧仍需實際操練。建議: 每次專注練習一項技巧(如踩踏、體位) 初學者可從短距離或緩坡開始練習 可於家中使用飛輪進行模擬訓練   進階建議|打造你的爬坡體能機器 除了好車與好技巧,你自己的身體也是最關鍵的爬坡工具: 核心訓練:側棒式、壺鈴訓練有助提升穩定性與爆發力 飲食補給:出發前吃對東西、補充足夠水分 睡眠與恢復:良好的睡眠與休息有助提升體能 別忘了,外部環境也會影響爬坡表現,包括: 天氣與溫度 騎乘時間 路況與車流 心理狀態與動機 建議新手避免夜騎,若夜間訓練請務必使用高亮度車燈確保安全。 結語|享受攻頂,重新定義你自己 無論你是為了提升體能、突破自我或追求極限,公路車爬坡都是值得挑戰的一環。當你擁有像 TRIGON HC01 這樣專為爬坡打造的戰駒,並搭配正確技巧,你將不只是完成挑戰——你會刷新紀錄。